设备调试:
一、图纸审核
1.查看系统图、平面图,了解系统构成、回路划分、24V电源分配、部件位置。
2.检查探测器选用类型是否合理、输入输出模块的设置是否满足要求。
3.了解联动设备类型、工作电压、工作电流、动作方式、联动要求、有无反馈信号,将输入输出模块按其用途进行分类。
4.指出设计中不合理处,进行整改。
二、检查线路及设备安装情况
1.检查导线选型情况
(1)总线、通讯线是否采用双绞线;
(2)线径是否符合要求;
(3)导线连接是否可靠,线头是否采取锡焊处理或采用冷压端子。
2.检查线路穿管情况,是否采取穿管敷设,广播线、电话线是否采取单独穿管,是否存在强、弱电线路共管情况。
3.检查强电干扰情况,查看总线、24V线、联动线、通讯线等是否距强电设备或强电线路太近;是否存在与强电线路近距离平行走的情况;是否存在强电干扰因素。
4.检查总线线间电阻,用万用表测量S+、S-之间电阻是否在30K以上,如果太小,应进行检查,可能的原因有:
(1)导线绝缘不好;
(2)个别部件有问题。
5.检查线路绝缘情况,用万用表检查系统线路的对地绝缘电阻,应大于20MW,若绝缘电阻太小,应进行检查,可能的原因有:
(1)导线在敷设时,绝缘层破损;
(2)导线接头未保护好。
绝缘电阻测量应在现场接线完毕、控制室地线敷设完毕、导线未接于控制器前进行。
按国家的规定,基本建设程序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开工报告和竣工验收等工作环节。根据以上几个建设程序,可以将建设项目分为项目前期阶段、管理阶段、竣工验收三个阶段。按照国家的规定必须严格执行以上各工作阶段的工作要求,确保国家项目建设资金的有效使用,充分发挥效益。任何部门、地区和项目法人都不得擅自简化建设程序和追赶权限、化整为零进行项目审批。根据**投资体制改革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现将项目从前期工作阶段的立项、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到和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等阶段的程序简述如下:
一、编制项目建议书及批准立项阶段
项目建议书的编制是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规划结合行业和地区发展规划的要求提出和编制的。我们在编制项目建书时应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我县发展四大支柱产业、培育县域经济、壮大财源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这一主导原则来进行。项目建议书编制出来后,要及时报送**行业主管部门和投资主管部门审批。通过对项目建议书的审查论证后,即可批准该项目立项。批准立项的主要依据是先有法人后有项目,项目要符合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国家产业政策要求,要符合发展经济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要求。
项目建议书的主要内容是:
1、项目法人是谁;
2、为什么要建设这个项目,其建设的必要性和依据是什么;
3、建设条件是否成熟;
4、建设内容及规模是什么,包括产品方案的设想;
5、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案;
6、简单经济评价和分析。